从方言对话这枚“落子”,看AI手机“棋局”的尴尬赛点
这段时间,手机厂商的新品发布会、开发者活动比较密集,我们团队东奔西跑,整体感觉是,手机AI确实火了,但这盘棋局,所有厂商都对弈得不太轻松。一方面,各家都在想尽办法讲好AI故事。
一位CEO在发布会后采访时就特别烦恼,“AI要讲场景,不讲场景用户没感觉,明年我们还要上很多新功能,发布会的两个小时根本讲不完”。这是手机AI越来越完善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家手里的牌其实都差不多,很少有哪家能靠一个或某个AI功能,就形成碾压级的体验优势。结果就是单点功能容易被复制,AI手机功能趋同。我就听过至少三个厂商表示:我们这个xx功能去年一推出就被致敬了,欢迎友商来“普及”我们这个AI功能……
假设AI手机市场是围棋对弈,观众们想看什么样的比赛过程?肯定是棋手们通过各种复杂的策略,展开激烈的劫争,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而不是各方实力差不多,导致比赛过程冗长乏味、难分胜负。目前的AI手机竞争,就有点后者的意思。在大众对AI手机这一概念的兴奋劲儿过去之前,手机厂商们必须尽快找到更聚焦的策略和体系化攻势,而不能只关注浅层的、零敲碎打的AI功能。举个例子,方言对话,就不是AI手机的一步好棋。
…
总结一下,从短期市场行动到长期品牌价值上,方言对话带来的贡献都很有限,算是一个低效落子。其实,类似方言对话这样零敲碎打的AI功能还有不少。这暴露了AI手机目前的一个尴尬处境,就是趋势向好、细节模糊。AI应用到底怎么做?这是很多厂商还没有想好的问题。越来越多的AI功能加入手机,却面对一种硬件新品的阶段性困境:需求模糊,必然有大量AI功能注定失败。
…
AI大模型作为一种新技术,用户根本不知道怎么用,甚至手机厂商、产品经理们自己也不知道。以“产品成熟时才发布”而著称的苹果,在这一轮AI浪潮中行动也是头部厂商中最慢的。这种情况下,很多AI功能是厂家根据模糊的需求或自己的产品定义拿出的探索方案,其中必然会有很多是注定失败或被遗忘的。多点开花,难以产生压倒性的说服力。AI+手机相结合的场景众多,手机厂商在探索中很容易多点开花,如果不成体系,就很难形成具有压倒性说服力的产品。在消费理性化的市场环境下,结果就是无法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一个AI功能,A厂商有,B厂商很快也能推出,既然“等等党永远不亏”,那就干脆持币以待。方言对话,就恰好是这样一种很难拉开差距的AI功能。
整体来看,相比去年,手机中的AI应用数量,有了极大增长,场景也越来越多,从简单的文生文、文生图能力展示,与输入法、摄影、系统设置、出行服务、点餐等诸多场景都有了结合。AI作为撬动手机新一轮换机潮的关键,越来越受到了用户、媒体与分析师的认可。面对整体向好、细节模糊的“AI手机”大趋势,手机…
通过方言对话这一个AI用例,我们会发现AI手机的棋局才刚刚开始。手机作为最适合AI落地的硬件载体,行业正逐步收敛与聚焦,接下来更清晰有力的体系化AI能力与策略会逐步登场。从一个个AI功能的零敲碎打,到体系化AI能力的强势出击,届时不同厂商也将拉开显著差距。高水平的激烈劫争,是一场围棋赛最精彩的部分,我们会继续为大家解说大模型时代的手机赛事。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从方言对话这枚“落子”,看AI手机“棋局”的尴尬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