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缝”搜索
文章来源:光子星球
下半年,搜索领域变得热闹起来。
8月27日,夸克发布全新PC端,整合AI搜索、AI写作、AI PPT、AI文件总结等功能。
差不多同一时间,字节继头条搜索、悟空搜索、闪电搜索之后,在移动市场上线“抖音搜索”App,第四次把脚踏入了搜索的“河”。9月4日,百度推出新搜索“文小言”,融合一系列能力后,提供“搜创聊”的体验。
三家动作各不相同,夸克希望补全在PC端的能力,赶上AIPC风口;字节则希望完善搜推一体化,巩固自身内容生态;百度则希望让文小言成为探索搜索4.0时代的“先锋”,提前卡位。如果把视线放到整个搜索领域,抖音、视频号在搜索框新增电商入口,这门古早的生意,又变得热闹起来。
百度副总裁、AI创新业务负责人薛苏认为,传统搜索与AI搜索有三个不同。一个是支撑技术上,AI搜索的底层是生成式大模型;其次是场景与需求差异,传统搜索用排序方式解决需求,而AI搜索则是用生成式方法;再次是在产品理念与定位上,存在工具性与人性的差异。
实际上,目前领跑“AI搜索”的大厂们,对于技术本身要保守得多。由于RAG与搜索的亲缘性,主导着当下国内AI应用开发。然而,OpenAI最近发布的新系列模型,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参考:o1两个版本专注在推理上,不再通过prompt完成CoT(思维链),而是使用强化学习,执行链式思考。
即便学术界已在今年开始讨论RAT(RAG+CoT)的可行性,但国内巨头似乎还未将重心放在这里,反而更具现实主义地押注生态。相较而言,初创公司所面对的挑战要艰难得多,没有巨头那么多花式各样的“缝补布料”(生态),有且只有一身蛮力。
移动时代的老巨头们依托于生态优势,试图打通端与端、应用与应用、内容形式的隔阂——试图摆脱搜索框的束缚,从而在下个时代来临前,为通用搜索上竖起“盾”。而Kimi、智谱、MiniMax,则长袖善舞,想要找到更垂直的领域,完成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比如想尽办法附着在搜索框中。
眼下,搜索框成了钱钟书的“围城”,有人想打破,有人却在死命朝里钻。
构建、补全、重塑
分类目录、文本检索、整合分析、用户中心、生活生态圈,被归类为搜索的五个发展阶段。
五个发展阶段的确存在代际之分,但不是今是昨非。分类目录仍然在各应用中普遍存在,文本检索依然是爱如生古籍库这些文史类专用数据库中最基础的搜索形态,当下主流搜索市场仍以整合分析为主,至于用户中心与生活生态圈,还有待AI技术与端侧成熟。
去年以来,百度、阿里(夸克)、字节、360等传统搜索引擎厂商都推出了各自号称“AI搜索”的产品,实际上都只是完成了搜索AI化改造中的部分环节,包括结果上的智能化排序、推荐、关键词解析等。
无论字节完善搜推一体化,还是夸克补全PC端,抑或是百度推出“新搜索”,都表明巨头们视搜索为打开商业生态的一把“钥匙”。这便是字节始终不愿放弃搜索的核心原因,也恰好证明搜索本身在AI时代的重要战略价值。毕竟,学习和搜索是唯二的能够无限scaling计算能力,简单来说,因为豆包与内容生态的存在,字节不缺学习,缺的只有搜索。
而在搜索的AI化改造过程中,通用搜索至少面临着两重挑战,第一个来自端侧。
日前国内一家半导体公司表示,作为新业务板块,今年AI芯片市场的需求井喷,且大客户集中在国内互联网巨头。而Canalys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处于中游的联想,其AIPC第二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228%。PC端之所以率先起量的核心原因,是办公智能化推动。因此,夸克8月末升级后,完成了移动端与PC端的布局,并上线了多种面向…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