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与超越,国产芯片制程

文章来源: 头部科技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文丨俊俊

芯片在现代社会的各个行业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支撑科技发展和推动各种电子产品创新的核心技术。

目前,我们还是不得不面对先进制程被卡脖子的问题。


6 月 24 日消息,路透社报道,字节跳动正在与美国博通公司合作开发制程为 5nm,由台积电制造的 AI 处理器。

所以,谁能掌握更先进的芯片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主动权!

先进制程

说起芯片,不得不提最近经常被提起的芯片制程。

一块芯片由无数的晶体管组成,每个晶体管由源极、栅极、漏极组成。其中栅极相当于一个通道,主要负责控制两端源极和漏极的通断。

而栅极的宽度,就是制程节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少纳米工艺中的数值,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28nm、14nm、7nm、5nm、3nm,包括台积电正在推进的2nm等。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长期以来依靠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晶体管尺寸不断缩小,也就是制程进步。

一般来说,晶体管中栅极的宽度越窄,晶体管就越小,电流通过时的损耗越低,性能也越高,制造工艺也更复杂。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28nm是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的分界线,28nm及以上的制程工艺被称为成熟制程,28nm以下使用的高精度和高效能生产技术的制程工艺被称为先进制程。

狭义上分析,通常纳米制程越小,可以带来芯片体积变小,性能提升,芯片能耗降低的效果。

对于体量有限的手机类芯片来说,先进制程是必备要素。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作者

ByteAILab

发布于

2024-06-26

更新于

2025-03-21

许可协议